乡镇高中全班逆袭上本科!458天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我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了,见过不少学生实现逆袭的事例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然而去年李志远老师所带的班级,还是在教育圈里引发了轰动,高三(5)班全体学生都达到了本科线,其中有12人考上了一本,这样的成绩在乡镇高中相当引人注目。老李是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的资深班主任,他常讲,孩子们缺少的并非智商,而是如同城里孩子那般开阔的眼界。
乡镇高中怎么抓教学质量?
2023年初,老李开始负责这个理科班,当时班里有39个学生,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来自周边乡镇,这些学生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第一次开家长会时,黑板上写着“离高考还有458天”的粉笔字,让人感觉很焦虑,后排有一位爷爷,他手里紧紧攥着皱巴巴的成绩单,不停地叹气说:“孩子每天刷题到半夜,怎么排名总是上不去?”当天晚上,老李在备课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用对方法比使劲更重要”。
三月初时丹徒还有些冷意,他带着学科组长们跑了三次市区名校,回来后在办公室待了三天。他打开我帮他打印的《渭南高级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用红笔圈出一行字:“先学后教,分层突破”。原来是他发现,咱们学生基础不一样,跟着统一进度刷题是白费力气。
高效课堂怎么落地乡镇中学?
第二天一大早,老李把课桌椅改了,改成6人小组围坐的形式,他还在窗台摆上了用于评分的积分榜。语文课进行了试点,开展“课前5分钟故事接龙”活动,物理课也展开了“生活现象解密赛”,班里的气氛就像春日里的嫩芽一样,逐渐冒了出来。张磊曾长期在中下游位置,某次在“家庭电路安全隐患排查”实践中获得了满分,这个平时沉默的男孩第一次主动举手进行分享,他说:“我爸在工地上接线路,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转折点发生在四月调考的时候,班级平均分相比上次提高了23分,然而老李却在分析会上皱着眉头表示,英语阅读依旧是短板,词汇量相差太多。当天晚上,他通过教育机构的朋友,得到了渭南高级中学的“每日20题”电子题库,还自己掏钱买了20台二手平板电脑,组建了“单词打卡互助群”。每天清晨七点的时候,教学楼的走廊那里,总会有此起彼伏的单词背诵声响起,这声音把蹲在操场吃早餐的麻雀给惊着了。
高三冲刺阶段如何保持状态?
进入盛夏,蝉鸣声中有着紧张的倒计时。学校西边的老樟树忽然成了心灵的驿站,晚自习课间,常有学生找老李,让他坐在树下聊天。他总能像变戏法一样拿出凉丝丝的绿豆汤,或者分享时政新闻来缓解压力。记得“782万元大奖作废”事件传播开时,他在班会课上笑着说:“人生哪有轻轻松松就‘中奖’的?”你们现在多解一道题,这对于你们的未来而言,就相当于增加了筹码。”这场动员会很特别,那些趴在桌上睡觉的学生,都因此坐直了腰板 。
去年立秋当日,丹徒高级中学的桂花尚未开放,然而校门口已然挂满充满喜气的红榜。张磊怀揣着南京工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执意要与老李在校门口的“勤奋石”前合影留念。在照片之中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穿着老布鞋的老李摆出比剪刀手的姿势,其身后的教学楼电子屏上滚动显示着:“向渭南高级中学学习,做有温度的教育”。
临近教师节的时候,老李收到了一个快递,这个快递是渭南高级中学寄来的新版教学案例集,在案例集的扉页印着这样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就在这个时候,我突然领悟到,所谓的逆袭,其实就是在平常的日子里,有一群人把别人眼中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给彻底粉碎掉,然后做成了阶梯,托举着孩子们朝着更高的地方走去。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老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不要忘记点赞,不要忘记收藏,从而让更多人看见教育者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