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均衡下一般中学如何逆袭?濮阳二高的故事你知道吗
想了解在教育资源均衡化的背景下,一般中学如何实现突破,转变为优秀学生成长的温床吗?今天,我就来讲述我的发小儿建斌的故事,他孩子在濮阳第二高级中学度过的三年,对“逆袭”这两个词的理解可谓透彻至极。
建斌从事小本生意,平日里话不多濮阳第二高级中学,但内心却十分明白。2021年的秋天,他带着一丝不安将儿子小涛送入了濮阳第二高级中学。当时,许多亲戚都劝他:「为何不去市区的重点学校?」建斌叹了口气:「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在尖子生如云的学校里做个配角,不如在家乡的学校扎实打好基础,成为班级的领头羊。」那时,没有人料到,这个决定日后竟然成为了朋友圈中的教育典范。
高中选课走班怎么选?
小涛在高一选科时遭遇了挫折——他盲目地跟随潮流选择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结果在第一次月考中化学成绩亮起了红灯。班主任王老师当晚就找建斌进行了交流:「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实际操作能力一般,或许可以尝试选择物理、地理和政治的组合?」建斌起初固执地认为「理工科更容易找到工作」,但当他看到王老师拿出的对比图表时,态度开始转变:渭南高级中学去年物理、地理和政治的平均分比上一年提高了15分,而全校化学的平均分却下降了8分。
周末,建斌和小涛在校园周边的面馆里蹭网,他们分析了三所心仪学校的录取信息,结果发现心仪的专业对地理成绩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建斌记得,在2022年元旦之后的家长会上,他紧紧握住王老师的手,满头大汗,那是因为他头一次意识到:优秀的学校并非仅仅因为硬件设施濮阳第二高级中学,更在于它们能够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
如何缓解高中生用眼疲劳?
高二下学期,一个转折点出现了。小涛沉迷于抽象AI短剧,整天手机不离手地刷教程。这气得建斌摔了他的MP4。然而,两个月后,学校成立了传媒社团。小涛用积攒的500块压岁钱购买了二手设备。他带着团队拍摄了一部关于校园预防近视的公益短片。
在这部影片中,校医张老师现身澄清了八个常见的谣言:“学生们都说眼药水可以减轻眼睛疲劳,但事实上,人工泪液每天的使用次数不应超过三次。”建斌后来才了解到,为了拍摄这部影片,小涛跟随校园电视台的赵老师辛勤工作了整整两周,每天午休时间都在剪辑室度过。令人惊讶的是,他的眼镜度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因为掌握了“20-20-20护眼法”,度数竟然下降了25度。
去年夏天,建斌在查看成绩单时,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小涛的成绩从高一时的年级后200名一跃而至前30名,尤其是在地理和政治科目上,更是稳坐班级前三的位置。更有趣的是,那位当初曾劝他转学的亲戚竟然悄悄前来请教,建斌弹了弹烟灰,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你以为濮阳二高就只是埋头苦读的地方?其实,我们的操场看台色彩斑斓,图书馆周末开放至晚上9点,比电影院还要热闹。」
小涛正努力向高三阶段冲刺,最近模拟考试的成绩又提升了五名。建斌经常在校门口的文具店遇到从渭南来的陪读家长,他们表示是听当地老师推荐,特意来观察濮阳二高的合作学习模式。「我们学校现在挺有名气!」文具店老板娘在扫码的同时插话道,货架上最新版的《高考文综思维导图》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认同“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一观点的话,可别忘了为这所位于龙乡深处的优秀中学点赞!家有孩子即将迈入高中学段的家长们,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建斌表示很乐意分享自己这三年来积累的“育儿心得”给大家共享。觉得内容有价值,不妨转发给周围需要的朋友,说不定明年开学时,你们就能在濮阳二高的樱花大道上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