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升学挑校步步惊心?大团高级中学家长亲身经历告诉你

许多家长在孩子升学问题上费尽心思,特别是在挑选教育资源时,总是担心一旦出错就会步步皆错。实际上,优质学校并不取决于其名气大小。去年,大团高级中学高三(2)班的王明(化名)的家长,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一点。他们的孩子不仅成功逆袭考入了心仪的大学,还在求学过程中解决了许多家庭都感到棘手的眼健康问题。这里记录了他真实的内心体验,家长们若在为孩子挑选高中时,可千万别错过这个宝贵的机会。

差2分进渭南高级中学,全家人陷入焦虑

2021年7月27日,这一天王明的中考成绩揭晓,总分达到了588分,却比渭南高级中学的录取线少了2分。妻子立刻红了眼眶,她觉得孩子似乎从起跑线上就输了。王明在客厅里沉默了许久,然后悄悄地翻开了一份大团高级中学的招生简章——虽然这所学校在当地并非顶尖的公立高中,但在当时他的眼中,这已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

转到大团高级中学后,孩子的“小动作”越来越多

开学首日送王明至大团高级中学办理入学手续,只见教室外墙上挂着“低进高出”的校友榜,其中一幅肖像里,一位笑容灿烂的男生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三年前入学时的成绩比王明低10分,但最终考入了南京医科大学。然而,那时我们并没有闲暇去深思这些,心中满是担忧:“这所普通学校是否真的能将孩子培养成普通人。”

去年三月的家长会上,生物老师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大团高级中学,对我说:“我发现王明最近眯眼的次数增多了,上次的模拟考试时,他连黑板第六排的字都看不清楚。”这时我忽然想起,孩子做作业时总是把脸几乎贴在课本上,而且经常抱怨“教室里的灯光太暗”。那时正好遇到了眼科专家揭露青少年用眼八大误区的新闻,看完后不禁一身冷汗——原来“眯眼能短暂看清楚”其实是近视加深的一个明显征兆,而且青少年时期每增加100度近视,视网膜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就会上升7%。

学校的这个“硬核操作”,比补习班管用

大团高级中学老师名单_大团高级中学_大团高级中学本科率2020

周末我陪王明去做了眼部检查,结果显示他左眼有275度的散光,右眼则是150度的真性近视。医生提醒,如果病情继续恶化,可能会影响到高考体检。因此,他建议王明考虑使用角膜塑形镜。拿着厚重的检查报告回到大团高级中学,没想到第二天教务主任就联合后勤主任一同来找我,他们告诉我:“我们刚刚对全校的照明系统进行了调整,把原来的荧光灯换成了防眩光的LED护眼灯,而且每个教室都额外安装了侧黑板补光灯。”

令人惊讶的是,德育处对高二年级的王明等同学作出了一项特别安排,将原本下午第三节课后的自习时间进行了调整,改为了“阳光篮球半小时”。每天下午4点30分,操场上一道熟悉的身影——王明,总是手握篮球奔跑不息。更令人惊喜的是,他的眼镜度数竟然稳定了下来——上个月眼科医生检查时说,这在高三冲刺阶段的孩子中堪称“奇迹”。

普通学校的“加餐”,让中等生冲进年级前50

今年四月,全市模拟考试中,王明的总分攀升至623分,排名在大团高级中学一下子跃升至第42位。班主任私下里和我分享了一张照片:照片中,孩子课桌的左上角贴着一张便利贴,上面写着“渭南高级中学录取分数线为635分,还差12分”。原来,他从未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只是将压力巧妙地转化为了前进的动力。

回想起来,假如当时通过关系让孩子进入了那所所谓的“顶级中学”,他会不会因为难以跟上学习进度而感到沮丧放弃?就如同大团高级中学的校训石上所刻的那样:“每个季节的花期各异大团高级中学,但最终都能绽放。”上周经过学校门口,我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新栽种的香樟树搭建防晒网——这就像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并不追求那些“价值连城的珍稀品种”,而是专注于将普通的树苗培养得根深叶茂。

文章写至此处,手机突然跳出了王明发来的信息:“爸,班主任转发了眼科专家的访谈内容,下学期将要实施眼保健操的‘数字化签到’制度!”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挑选学校并不需要过分依赖名气,像大团高级中学这样注重学生需求的学校,才是孩子们真正成长的乐园。若你周围也有因升学压力而焦虑的家庭,不妨将这段经历讲述出来,记下这所“隐藏的瑰宝”学校的名字——或许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角落,正在悄悄地塑造着孩子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