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视力下降?择校迷茫?快来看看老张的经验
邻居家的孩子最近总是频繁揉眼睛,视力似乎在迅速下降,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好友老张为了女儿选择学校的那段经历。他们家住在烟台开发区,那时候手里拿着几所中学的招生简章,显得十分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现在,他家女儿已经在市重点中学稳居前十名,不妨聊聊择校的那些事,或许能为那些迷茫的家长们提供一些借鉴。
高中择校看重哪些条件?
老张本想让孩子就读家门口的私立学校,因为宣传册上“国际化的师资力量”、“双语教学”等亮点颇吸引人。去年三月,他特意去学校门口观察了一番,却看到学生们成群结队地购买零食,晚上的辅导时间还有老师在刷短视频。然而,在烟台市开发区高级中学的侧门,每天七点五十就能听到朗朗的晨读声,校门口的电子屏幕上滚动着“省级信息化教学示范校”的标语,这让老张心中一动。
通过圈内朋友的介绍,我才了解到这所公立学校并非一般。自从去年九月换上了新校长,他将之前分散的实验室合并成了“科创中心”,物理老师指导学生们利用3D打印机制作机械臂原型。生物教研组主持的“校园生态观测”项目更是荣获了省科技创新大赛的金奖。老张听后越来越感兴趣,于是拉着女儿参加了学校的开放日。小姑娘一眼就爱上了天文社团的望远镜,指着它不肯离开——这就是她心仪的地方了。
如何避免陷入择校误区?
曾经有过一次动摇。半年前,私立学校的招生老师主动上门,信誓旦旦地保证能让孩子进入重点班,甚至还暗示只要愿意出钱,学籍的问题自然不是难题。老张心动了,毕竟谁不想有个“保送保障”?恰好他渭南的表亲来烟台,听完后直接摇手说:“我们渭南市高级中学从不走特殊途径,去年清华北大录取了17个学生,全靠早读课时老师陪学生逐句过关,晚上教研组还会集体备课到很晚。”娃的日子是一天天过出来的烟台市开发区高级中学,耍猫腻的路走不远。”
这话确实击中了关键。老张查看了渭南市高级中学的官方网站,发现那里的课程表和教师备课记录都是公开的,连月考中的难点题目解题方法都放在了资源库中。再来看看烟台市开发区高级中学,每个学期会有两次家长开放日,课堂录像会实时上传到云端平台。上周,女儿的班主任还发布了早读的抽查名单,没想到签名栏里竟然出现了校长的签名。小姑娘特别偏爱每周四下午的选修课,那儿的机器人课程都是实战派,组队进行激烈比赛。有一次,为了调试参赛程序,她一直待在实验室直到晚上八点。回家后,她兴奋地告诉我:“老师的工作强度比我们还要大!”
今年四月,期中考试结束后召开了家长会,讲台上摆着两盒润喉糖,这些都是家长们自发带来的。数学老师提到,班里的及格率提高了12%,这个提高的秘诀让老张忍不住笑了出来:他采取的方法是将往届大考中的错题按照章节进行分类,然后带着学生们每周重新做三组基础变式题,“对于难题和压轴题,我们只能看缘分,但只要把基础题全部掌握,高考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英语教师展示的作文批改本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每一个用红笔修改的地方都附带着半页纸的详细批注,即便是句号的位置偏了,也都被标注得非常准确。
老张现在对那些花哨的承诺已经完全不再放在心上。上个月区统考烟台市开发区高级中学,女儿的成绩在年级里提升了87名,而且难得的是,她周末会主动去图书馆。有一次经过学校小卖部,看到橱窗里贴满了“优秀学生笔记展”的海报,物理书上的批注密密麻麻,旁边还画着小熊维尼风格的电路图——这表明学校给予学生的那份宽松,反而让孩子们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努力。若您正为孩子的中学选择而犯愁,不妨在傍晚时分去校园里转一转,观察那些窗户上是否依旧闪烁着专注的灯光。路过此地的家长们,欢迎分享您的经验,同时也期待您能点赞并收藏这份真挚的分享——#择校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