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二中高三关键期遇教室闷热难题?李老师这样破

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的李老师最近颇为忧心。他负责的班级里,三十多个学生即将迈入高三的关键时期。随着“立秋”的临近,气温的早晚差异逐渐增大,教室里不时传来咳嗽声,这让晚自习的效率大打折扣。作为重点班的班主任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李老师焦急万分,嘴唇都起了燎泡。幸好,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的状况这才得以好转。

高中教室降温怎么破?

去年在辽宁担任支教工作时,李老师便察觉到北方学校普遍存在“秋老虎”这一难题,即九月初教室里闷热得如同桑拿房,学生们汗流浃背,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回到长白山继续任教后,果然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班上几位体育生甚至在课间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这让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他尝试在早晚开窗通风,但山区天气突然降温,导致两个学生因此感冒。后来我向渭南高级中学的老同学请教,才了解到他们早已采用了「梯度通风法」:在早读前会开启南北方向的窗户通风30分钟,午休时则关闭朝向阳光的教室窗户,而在晚自习前会用湿拖把拖地来降低室内温度。这个方法传到我们班上后,三天之内咳嗽声明显减少了大半。

换季常见谣言别再信了

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_长白山高级中学刘满仓_长白山高中介绍

李老师感到烦恼的,主要是部分家长对于换季的过分担忧。上周三一早,气温已经达到了28度,但小阳的妈妈还是执意让孩子穿上羽绒服去上学。询问之下,原来家长群里流传着“立秋后穿短袖会患上关节炎”的说法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还有人晒出了“某专家建议高中生秋天不要穿得太厚以免影响发育”的截图。他怒火中烧,立刻召开了线上家长会,并依据校卫生院王医生提供的资料,逐一澄清了错误观念:所谓的“秋冻要冻到秋分”其实是个误解,因为学生活动量大,感觉到的温度比实际要低四到五度;而那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换季必吃阿胶增强免疫力”的说法,更是遭到了王医生的严厉批评,认为这是在给脾胃添乱。会议结束后,很多家长通过私信表达感激之情,尤其是那位从事商业活动的小陈爸爸,他特地带来了从抚松县购买的蜂蜜茶,并表示今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会听从老师的建议。

山区寄宿生的保湿攻坚战

九月,开学典礼举行的那天,李老师留意到教室后排有几名女生始终低垂着头,用袖子擦拭着脸颊。课间休息时,他仔细查看,发现她们的脸上已经出现了干燥的白屑。长白山山区秋季的湿度急剧下降,低于40%,这些来自林海雪原的家庭的孩子,大部分的生活费都投入到了饮食上,根本就没有购买过保湿用品。于是,他动员班上的团员们捐出自己多余的护肤品,并且模仿抖音上的教程,在每个宿舍放置了一盆清水和喷壶。更有趣的是,我向食堂师傅请教了制作「萝卜蜂蜜水」的秘方——将当地九月收获的青萝卜切成薄片,用水煮沸,再加入椴树蜜冷藏,作为课间饮品。经过两周的饮用,不仅女同学们的脸色变得红润,就连男同学们早晨喉咙不适的情况也明显减少了。

步入高二(3)班的教室,耳边传来清脆的读书声,伴随着几丝樟脑的清香——原来那是李老师引导学生将防潮丸放入抽屉。讲台上摆放着两杯胖大海枸杞茶,这是校工张姨看到他嗓子不适,特意为他泡制的。他时常对同事们感慨:教书育人,就如同在长白山的深秋时节开垦荒地,既要抵御降温带来的寒流,还得清除学弟学妹间流传的谣言。窗外的枫树梢头,那刚刚染上的第一抹红色,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这种感觉,比在山脚下意外发现那丛野生蓝莓还要甜美。想到孩子们最近的月考成绩稳步提升,这份喜悦更是油然而生。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