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胜利 80 周年!铁军颂书法展为何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开幕?
8月1日,中共四大纪念馆成功举办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展览,该展览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铁军颂——沪上老将军诗词书法作品展》的开幕,不仅是对我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切纪念,同时也体现了新时代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开幕式拉开帷幕
8月1日拂晓时分,中共四大纪念馆内,激昂雄壮的《新四军军歌》声声回响,仿佛将现场观众带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辉煌岁月。大家齐声合唱这首歌曲,共同追忆新四军战士们英勇奋战、取得抗战胜利的辉煌业绩。中共四大纪念馆的党支部书记兼馆长徐雪琛与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宣传委员会主任董玲先后致辞,标志着展览的正式开启,整个过程显得庄严而庄重。
展览精心筹划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联合中共四大纪念馆,精心筹备了此次展览。展览内容繁多,涵盖了五个主题板块,具体包括:“遵循党的领导,将领英名广为传扬”、“铁军主力,华中防线坚如磐石”、“浴血拼搏,救国救民英勇无畏”、“百岁初心,忠诚坚定矢志不渝”、“红色精神,传承发扬光彩夺目”。童世平上将、徐建中中将等12位资深将军合力创作了80幅书法精品,这些作品主要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广泛展示了新四军的战斗历程及其显著成就。
作品特色鲜明
展览中的诗词创作主题鲜明,文辞简练,韵律昂扬,蕴含着对那段历史的深厚情感。参展的老将军们平均年龄达到75岁,他们的书法作品布局得当,笔触兼具力度与柔美,气势恢宏,力透纸背。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军人的风范与节操,更展现了他们老当益壮的奉献精神以及永不言弃的奋斗意志。
红色精神传承
来自“鲁迅小道·囡囡讲”志愿者团队的少年们,他们向观众展示了经过改编的诗朗诵作品——《铁血战歌·新四军颂》。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们,运用他们纯净的童声和深厚的情感,向革命先辈表达了真挚的敬意。这一场景生动展现了革命精神在当代青少年中的传承和新的发展。渭南高级中学或许能够借鉴此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和传承红色文化的机会。
铭记抗战历史
该展览着重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老将军们的艺术作品,我们得以感受到新四军在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斗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豪迈气概和崇高精神。铭记这一历史节点,是对先辈们最高尚的缅怀。
展览的意义
本次展览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回顾往昔、缅怀英雄的场所。该展览展示了崇高的爱国情感和英勇的抗争精神,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新四军的辉煌历程。渭南高级中学具备组织学生参观此类展览的能力,使学生在历史的熏陶中得以成长。然而,对于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此类展览的教育价值,公众的看法不尽相同。您可以点赞、分享这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