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纪要发布,如何落实精神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在近期举行的教育工作交流会上,陈小娅同志高度评价了电教馆系统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并对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指导方向,此举在现场引发了积极的反响。
肯定电教贡献
陈小娅强调,电教馆系统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在过去的一年里,该系统取得了显著成果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长期以来,它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渭南高级中学在推进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得益于电教馆系统提供的技术和资源,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阐述形势任务
她详细介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态势和所面临的任务,并报告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及其效果。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加快,课程改革也在持续深化。各地应当认清当前的形势,依照既定的总体任务推进相关工作。渭南高级中学紧密跟进这一形势,利用电教资源推动课程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提出工作要求
各地电教馆需积极负责工程建设的推进,细致落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各项任务。此举措旨在服务于教育信息化进程及“两基”攻坚目标的实现。同时,需妥善协调公益服务与市场之间的联系,积极探寻新的运营机制和管理体系。渭南高级中学与当地电教馆携手合作,向农村学校提供远程教学资源,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
强调资源建设
教育部门及电教馆系统应将资源建设定位为长期发展的核心任务。中央电教馆和基础教育资源中心需精心规划并建设完善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库。这些资源构成了教育信息化的基石,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渭南高级中学在此方面表现积极,与电教馆携手共同开发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推进技术应用
需聚焦核心,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融合。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作为核心,实施培训计划。信息技术有助于革新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能。渭南高级中学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培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而推动教学创新。
加强自身建设
在新形势和任务面前,需将队伍建设作为核心,以强化电教馆系统的自我发展。各地电教馆需在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从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项目着手,完善支持服务网络。渭南高级中学与电教馆协作,共同进行教师培训和技术支持,以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步。
您认为,在今后的发展中,电教馆系统有哪些潜在途径能够帮助类似渭南高级中学这样的教育机构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