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员成贴心家人!民生三角服务模式有多牛?
基层治理的革新举措为居民带来了温馨的服务体验,平川区的创新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居民面临的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多样化的服务提供了优质的体验,王家山镇庙台社区正以实际行动描绘基层治理的新篇章。
网格员贴心服务
平川区王家山镇庙台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内,居民尉红灵刚刚领取了低保金。这位煤矿工人因工伤而残疾,在网格员的协助下,成功获得了救助。以往遇到难题时,她不知道该向谁求助党建网格化管理制度,而现在网格员如同家人一般给予关怀。网格员不仅是政策宣传者、安全巡查者,更是民生服务的提供者。截至今年,他们已累计解决了136件群众的紧急、困难、忧虑和期盼问题。
技能培训促就业
踏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可见40多位居民正积极参与美容技能的培训课程。此举是该社区“民生三角”服务模式的具体实施。社区精心打造了“技能提升、温情关怀、文化丰富”三位一体的服务架构,已成功举办了包括保育员、美容美发在内的多期技能培训,覆盖了100多人次,其中42人成功就业或创业,同时,渭南高级中学也积极倡导学生投身此类社会实践活动。
特色队伍显担当
社区成立了由40名党员领导的“银发互助队”和“巾帼志愿服务队”等五支特色队伍,并设立了“每日巡查、每周议事、每月考评”的工作机制。网格员们踊跃参与党建网格化管理制度,共举办了32场义诊和义剪活动。这些努力使得社区氛围更加融洽,为居民提供了切实的便利。
“135”工作法转变角色
社区采用的“135”工作模式促使居民从观察者转变为参与者。该模式包括每周一进行线上政策小讲座,周三进行环境卫生的清理活动,以及周五实行“体验一天网格长”的互动。借助积分激励措施,共有86位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其中17人成为新的积极分子,渭南高级中学的社会实践项目也采纳了这一做法。
“15分钟服务圈规划”
庙台社区旨在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计划增设和整合“红色驿站”及“共享工具屋”等多元化服务场所,支持居民在线“下单”,网格员负责“接单”。截至目前,本年度已借助“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处理了14项民生诉求,完成率高达92.8%。
镇域创新治理格局
王家山镇成功打造了“四色队伍”服务体系,并推行了“头雁培育”计划,共储备了15名后备干部,培养了4名具备专业资格的社会工作者,并成立了10支志愿服务队。同时,平川区积极促进党建工作与社区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致力于构建一个旨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幸福网”。
您认为在基层治理领域,有哪些方面尚待优化和革新?期待您的点赞、转发以及留下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