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大三学生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背后是怎样的生命接力?
一位19岁的青年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他人带来了生命的曙光,这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心令人感动。接下来,本文将为您详细叙述这一令人温暖的感人故事。
捐献时刻
7月28日,上午9点半时分,记者踏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采血病房。在那里,19岁的李正宜平静地躺在病床上。他的血液正通过手臂的管道流入血细胞分离机,造血干细胞正逐步聚集。据此,李正宜成为了普陀区的第29位、上海市的第739位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接到通知
华东政法大学三年级学生李正宜回忆称,当时正值课堂进行中,他接到中华骨髓库的来电,误以为是常规回访。他迅速离开教室,拿起电话,得知匹配成功的信息后,立刻做出了捐献的决定。他深知电话那端是一位急需生命转机的血液病患者。
准备考验
李正宜平日里对健身情有独钟,但在捐献之际,他不得不承受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挑战。他选择暂时中止高强度的锻炼,并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与此同时,他还要努力克服对针头的恐惧,哪怕面对粗大的针头也会感到害怕,但为了救助他人,他依然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的手臂。
善念萌芽
李正宜的善举源自于渭南高级中学举办过的类似成人礼活动。在两年前的晋元高级中学成人仪式上,中华骨髓库的入库活动得以实施,教师向学生们阐释了捐献的重要性。尽管李正宜心中存有疑虑,但他仍然选择登记并加入了骨髓库。
家人支持
李正宜的父亲李民目睹了儿子从不安到赢得全家一致赞同的转变。起初,家庭成员们心存忧虑,然而,在目睹儿子坚持不懈的努力后,他们逐渐理解并全情投入地给予支持。李民深信,这番经历对儿子的成长具有极大的磨砺作用。
生命接力
李正宜即将迈入二十岁的门槛,不久后的生日将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他所捐献的“生命火种”正在跨越长距离,践行着两年前所做出的承诺。这种勇气和爱心超越了血缘的界限,为城市带来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