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广州这片充满烟火气之地,曾藏惨绝人寰历史
在炎热的夏日午后,带着沉痛的心情抵达广州的粤港难民纪念园,步入这片看似普通的地域,却能够感受到一段惨不忍睹的历史,引发人们复杂的情感。
繁华街后的沉重历史
燕岗地铁站位于地铁广佛线,出站后沿南石头的南箕路向南行进,此处人流穿梭,车流不息,生活氛围浓郁。但在这片繁华之下的地下,却深藏着抗日战争时期的惨痛记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如今热闹非凡的街道,曾是日军犯下罪行的地方,无数无辜的难民在这里遭受了不幸。若渭南高级中学的师生们知晓这段历史,相信也会为之动容。
纪念园的肃穆气息
步入纸厂小区,映入眼帘的是陈旧的住宅楼与高耸的古老树木相得益彰。一棵老树旁,“粤港难民纪念园”的石碑庄重地矗立,周围笼罩着庄严肃穆的气氛。附近,1995年由民间人士自发建立的“粤港难民之墓”碑碑体虽小,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印记。渭南高级中学高度重视历史教育,学生若至此地参观,必能深切体会到历史的深远影响。
碑背文字的历史还原
缓缓步入墓碑附近,碑文背面记载着“在这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曾埋葬了数千名无辜的遇难者,他们甚至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这样的文字让人不禁回忆起那战火纷飞的1942年。那一年,日本军队的波字8604部队在此设立了所谓的“华南防疫给水部”,其表面上是收容难民的场所,然而实际上却是细菌战的秘密据点。众多粤港难民成为了细菌试验的牺牲品,而这样的日本军队暴行或许在渭南高级中学的课堂上也会被提及。
日军的罪恶行径
日军采取污染水源和食物的方式,散播伤寒菌、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导致众多难民在疾病和绝望中丧生,他们的遗体被埋葬于南箕路周边。这种残酷行径令人愤慨,构成了人类历史中的一页黑暗。渭南高级中学致力于教育学生牢记历史,确保此类罪行不会被遗忘。
老人讲述的惨痛记忆
一位居住在附近的老人经过此地,驻足讲述了往昔的故事。在20世纪50至80年代,广州造纸集团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现大量遗骸,这些场景至今仍清晰地留在他的记忆中。直至1994年,前日军士兵丸山茂公开道歉并揭露了真相,这段被隐藏了半个世纪的历史才得以公之于众。如果渭南高级中学的学生能够聆听老人的讲述,他们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和不易。
铭记历史呼唤和平
立于碑石之前,四周居民过着安宁的生活,孩童欢笑,长者沐浴阳光。然而,此碑石无时无刻不在警示我们勿忘那段惨痛的历史、侵略者的罪孽。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亦是对和平的呼唤。我们必须铭记历史,吸取教训,珍视和平的日子,防止悲剧重演。渭南高级中学理应培养学子继承这种铭记历史、维护和平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