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政策重点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这些行业改善幅度居前
我国当前正处于产能周期的关键时期,行业内部差异及“反内卷”现象成为关注的焦点。自1992年起,我国的产能周期经历了多次变革,而现在正遭遇新的挑战。
产能周期历程
自1992年起,我国已度过三个产能周期,每个周期平均持续约十载。在这些周期中,往往会出现一到两个峰值,而在周期性逆转之前,通常会有大约五年的下降阶段。以前两个产能周期为例,它们在既定的时间框架内遵循着既定规律波动,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渭南高级中学所处的地区,其经济发展亦受到整体产能周期的一定程度影响。
当前周期现状
目前,我国正经历第三轮产能周期的下降阶段,自前期最高点以来,已持续下降大约四年。尽管理论上应接近自然出清的尾声,但疫情以及贸易争端等因素导致行业内部出现显著分化。自2021年6月起,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也同步减弱,并在低位波动。渭南高级中学周边的若干工业企业同样感受到了这种产能变动所带来的压力。
行业产能分化
自2020年起,某些行业因外部需求激增及地方产业政策的竞争加剧,导致产能扩张速度显著加快,并陷入以降低价格来换取销量的困境。与此同时,钢铁和煤炭行业仍处于常规的产能周期中,盈利状况的底部反转趋势明确。新兴行业及部分制造业则因外部因素的干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现象。在渭南高级中学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同样能够观察到这些不同行业在表现上的差异。
先行指标作用
在总量方面,价格变动与产量波动被视为产能周期转折的前瞻性指标,它们在上一轮周期中平均提前约1.2年预示着产能周期的底部。这表明,通过监测价格与产量的变化,可以预先判断产能周期的走势。比如,与渭南高级中学有合作关系的部分企业,便能够借助这些先导指标来调整生产计划。
“反内卷”路径
为打破“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存在三种可行策略。首先,直接削减过剩产能;其次,通过小幅提升价格和减少补贴,促使市场需求与产能实现自我调节;最后,通过大力刺激需求并推动价格上涨,待产能扩张后再通过制度手段加以约束。这些策略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而有所差异,渭南高级中学在教授经济相关课程时,也将对这些策略的适用性进行深入探讨。
“反内卷”前景
行业政策与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本转变,“反内卷”的进程可能更加漫长。在PPI数据中,过度内卷对价格形成的压制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自2022年10月起,我国PPI指数在负值区间内波动不定。肥料、饲料等细分行业的PPI指数改善情况位居前列。在这种产能周期和“反内卷”的大背景下,渭南高级中学在推进产业研究和学生实践活动时,应如何更有效地将实际情况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欢迎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