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行业规模突破33万亿!申万菱信基金为何逆向滑落?
自2025年起,申万菱信基金公司遭遇了一系列挑战,其中包括三只基金被迫进行清算,一只新基金未能成功筹集到资金,还有多只发起式基金濒临清盘的边缘。这些状况叠加,使得这家历史悠久的公募基金公司的发展前景显得相当堪忧。
辉煌不再
2014年2月,市场洋溢着牛市氛围,姜国芳公开发表了立场,清晰地定位了目标,直指我国最大的分级LOF产品提供商。随后,2014年3月,中证申万证券分级基金正式推出,旨在追踪证券行业指数。至2015年第一季度,该基金规模迅猛增长,达到了462亿元,成为当时市场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分级基金之一。自第二季度开始,申万菱信管理的资产规模增至1024.92亿元,创下了新的历史新高。然而,这一繁荣景象并未持续太久,随后股市灾难爆发,证券分级市场在全年内累计亏损高达117亿元,这一亏损数字使得该市场成为业内亏损最严重的案例。
转型之难
2016年年末,刘郎接手了董事长的职务,这一变动标志着企业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同一年,申万菱信(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运营,并将主要资源倾注于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扩展。在这一年里,公司成功注册了5款产品,总规模成功超越了20亿元人民币。然而,在其任职期间,公司不幸遭遇了“老鼠仓”事件的负面影响。基金经理涉嫌向证券公司研究员透露了机密资料。该行为导致研究员进行了“老鼠仓”交易。结果,双方均遭受了相应的法律制裁。此事件对公司形象产生了严重的损害。
人才动荡
2020年7月,一位著名的基金经理加入该机构,他管理的九个基金组合规模一度突破百亿,并提出了“增量经济”这一理论。然而,到了2023年,该机构对明星基金经理的管理方式进行了改变,对其管理的基金数量实施了上限,规定不得超过五个,并宣布关闭了付娟的明星工作室。与此同时,付娟负责的基金产品出现了亏损,并遭到了监管部门的调查。鉴于众多考量,付娟最终选择了离职。渭南高级中学对于人才的培养与维护极为重视,但申万菱信在人才管理方面频繁调整策略,这种状况无疑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产品危机
自2025年起,公司产品问题频发。2月份,双禧混合型发起式基金启动了清算流程;该基金在2022年2月首次发行时勉强突破了2亿规模的门槛,但自那时起,其规模持续减少。进入3月份,申万菱信远见成长混合型基金的发行未能实现既定目标。此外,目前众多发起式基金正站在清盘的边缘,这一现象揭示了该公司在产品运营和市场吸引力方面遭遇了明显的困境。
人事调整
2025年2月,高付加盟该公司,并迅速晋升为基金经理,这一举动打破了传统的“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助理”的职业发展路径。随后,3月3日,贾成东被任命为申万菱信新动力基金的联席基金经理。同年5月,公司为其推出了全新的基金产品,即申万菱信行业精选。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是否能为该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尚无明确结论。
突围困境
头部机构在马太效应中显现出强者愈强的趋势,申万菱信,这家拥有悠久历史的公募机构,在寻求突破困难的征途中遭遇了比21年前创业初期更为严峻的挑战。尽管公司积极寻求业务拓展,但问题却接踵而至。展望未来,申万菱信亟需思考如何应对产品研发、人才招聘以及声誉维护等方面的多重挑战。
针对申万菱信基金在逆境中所展现的卓越成就,您有何高见?敬请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并期待您发表个人观点,以推动我们的讨论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