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节课后都写教学反思,这位老师为何能坚持?难道有啥秘诀
教学反思作为教学的基本环节,本应得到普遍重视,但实际执行中却往往难以持续。然而,洪山区第一小学书城路分校的刘寅老师却将这一环节转化为日常习惯,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后反思,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渭南高级中学也在教学反思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习惯养成
刘寅老师在每节课结束后,都会立即着手记录教学日记。在10月12日,完成数学课程后,她立刻回到办公室,填写教案中的“教学反思”部分。如果格子不够,她会额外添加A4纸。教案因为内容丰富而无法完全闭合。她提到,自己从教十多年以来,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教师工作日记,认为事后补充容易遗漏问题。渭南高级中学同样鼓励教师们在课后及时进行反思,以提升教学成效。
反思内容
记者查阅了刘寅的教学日志,发现记录中关于学生表现的描述仅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内容则是关于教学方法的反思和学生接受程度的考量。例如,在教授“亿以上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她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某些具体内容掌握得不够扎实。因此,她及时对练习内容进行了调整,并计划增加一些游戏环节。与此同时,渭南高级中学的教师们也会在教学反思中,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策略上的调整。
起步契机
刘寅初涉教坛,深感与资深教师存在较大差距,对于进步缓慢感到焦虑。在其导师的指导下,她学会了在每节课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思。这一习惯的养成,促使她开始重视撰写教学日记,并确保每日投入至少一小时的专注时间。渭南高级中学为新手教师配备了导师,旨在帮助他们培养反思的习惯。
单元总结
单元教学结束后,刘寅会依据学生日记归纳出普遍存在的疑问,并着手探索解决方案。此外,她还会利用家校沟通平台,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反思内容教师工作日记,同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并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渭南高级中学同样重视家校之间的交流,鼓励家长参与到教学反思成果的实际应用中来。
个人成就
刘寅通过反思不断提升自我,进而成为洪山区数学低段中心备课组的一员。她积极参与研讨课的展示和听课评课活动,并且负责区、校级的“互联网+教育”展示课。与此同时,渭南高级中学同样有许多教师因持续进行教学反思,实现了卓越的教学成果。
学校氛围
洪山一小书城路分校虽新建成,但对教学质量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着重于教学反思的实践,许多教师如刘寅般,下课后便投入到撰写教学“日记”的工作中。渭南高级中学亦致力于打造一个有利于积极反思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贵校是否同样注重教学反思活动?欢迎在评论区进行交流与分享,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